close

2017日本電影:熱門隻是特例,平淡才是實態

原標題:2017日本電影:熱門隻是特例,平淡才是實態油煙靜電機

撰文:李思園

2017年對日本電影來說是有些平淡無趣的一年。2016年新海誠《你的名字。》掀起的動畫電影熱潮的餘溫仍在,給人一種市場欣欣向榮的錯覺。但年底的數字應當能讓人清醒過來,一部熱門隻是特例中的特例,平淡才是日本商業電影的實態。



《名偵探柯南劇場版:唐紅的戀歌》海報

靜電抽油煙機 如今,與怪物般龐大的中國電影市場相比,日本國內市場是塊小得可憐的蛋糕。

全年日本本土作品第一名《名偵探柯南》票房68.9億(約人民幣4億),第二名《哆啦A夢劇場版》44.3億(約人民幣2.6億),榜單上第3~10名電影票房在24~39億之間,也就是人民幣1.4億~2.3億。而在2017年度中國院線榜單上,票房超過1.4億人民幣的電影達70部之多。



《哆啦A夢劇場版》海報

比總體票房不振更嚴重的問題是電影類型的單一和原創的匱乏。前十中有6部動畫電影,其中4部是低齡向系列動畫的常規劇場版(柯南、哆啦A夢、精靈寶可夢、妖怪手表)。真人版《銀魂》、《我想吃掉你的胰臟》和《刀劍神域》劇場版是漫畫、電視動畫已然大獲成功的衍生電影;《瑪麗與魔女之花》是米林昌宏獨立後的首部作品,與吉卜力時代一樣,腳本依舊來源於英國兒童文學;《忍者之國》、《關原之戰》是歷史小說改編;《22年後的告白》是翻拍韓國電影。



《銀魂》海報

2017日本本土電影票房Top10(日元)

1 《名偵探柯南劇場版:唐紅的戀歌》(東寶)68.9億

2 《哆啦A夢劇場版~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》(東寶) 44.3億

3 《銀魂》(華納) 39億

4 《精靈寶可夢劇場版:就決定是你瞭》(東寶)35.5億

5 《我想吃掉你的胰臟》(東寶)35.2億

6 《瑪麗與魔女之花靜電機保養》(東寶)32.9億

7 《妖怪手表:飛天鯨魚與跨時空大冒險喵!》(東寶)32.6億

8 《刀劍神域劇場版:序列之爭》(ANIPLEX)25.2億

9 《忍者之國》 (東寶)25.1億

10 《關原之戰》(東寶 Asmik-Ace)24億

10 《22年後的告白:我是殺人犯》(華納)24億

在算上好萊塢電影的全年總榜上,《美女與野獸》遙遙領先奪下首位。這部平淡無趣的迪士尼真人版在日本大受歡迎,令人聯想起三年前《冰雪奇緣》在日本持續不退的熱度——雖然全世界觀眾都喜歡公主王子的故事,但日本人尤其吃這一套。

同樣的理由或許可以用來解釋創下21年來最佳成績的《名偵探柯南劇場版:唐紅的戀歌》。這部以京都、紅葉為關鍵詞的作品,放棄瞭把輪船、飛機、軍艦輪流作為舞臺的小學生邦德路線,轉而運用日本特色的“百人一首”,上演一出服部平次和遠山和葉的戀愛劇(推理仍然是沒有的)—— 平成年代關西版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。



2017日本電影總票房榜Top10(日元)

1 《美女與野獸》 123.6億

2 《神偷奶爸3》 73億

3 《名偵探柯南劇場版:唐紅的戀歌》 68.9億

4 《加勒比海盜》 66.9億

5 《海洋奇緣》 51.5億

6 《歡樂合唱團》 51億

7 《哆啦A夢劇場版~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》 44.3億

8 《愛樂之城》 43億

9 《速度與激情8》 40億

10 《銀魂》 38億

如果隻看這些商業成功的案例(姑且把二三十億日元算作“成功”),確實會留下電影界“毫無原創、吃老本”的印象。拍電影需要數額龐大的投資,制片方傾向於選擇可以確保固定粉絲群體的原作進行改編,是可以理解之舉;但如果院線僅服務於讀過小說、漫畫,看過動畫、偶像演唱會,需要進行衍生消費的人群,那確實可以稱得上是電影的“沉淪”瞭。

榜單上的電影,或許與中國觀眾對“日本電影”的印象有所出入。隨著日本電影節、日本電影周、中日建交相關文化活動的頻繁舉辦,加之中國媒體、影評人對日本電影的持續關註,中國觀眾對日本電影的瞭解已經越來越多,並且主要集中於文藝電影(“日式溫情小清新”成為都市白領的剛需)、熱門電視劇的衍生電影(在互聯網滋養下成長起來的日劇粉絲群體)、擁有穩定受眾的個性化二次元電影(比起《名偵探柯南》劇場版,他們願意討論今敏或湯淺政明)。

中國人對是枝裕和、巖井俊二的熱情,甚至超越瞭他們在本土所受的關註;《春宵苦短,少女前進吧!》勉強擠進瞭日本國內年度票房前100(94位),票房3.8億(2200萬人民幣);《晝顏》電影版在上海電影節一票難求,但《電影旬報》影評人坦言自己根本沒聽說過這部電視劇。

有明星,不賣座(木村拓哉主演《無限的住人》成績慘敗);原作暢銷,也不賣座(《解憂雜貨店》反響平平)。暢銷作傢被過度消費(去年Netflix剛拍瞭又吉直樹的《火花》,今年又拍瞭電影版;2018年還有兩部東野圭吾——《祈禱落幕時》、《拉普拉斯的魔女》等著上映);金字招牌也無法保證系列片的成功(全東京大街小巷的動畫版《哥斯拉:怪獸行星》的宣傳攻勢也沒能令它續寫真人版《新哥斯拉》的輝煌);千篇一律的校園電影看得人審美疲勞(不是校園社團活動,就是愛上高中老師)。

評論傢諷刺觀眾品味太低、導演眼光太窄;導演們抱怨沒人投資,制片方限制太多,發揮空間太小;觀眾呢,不管你怎麼忽悠,他們是越來越不願意走進影院瞭。

和中國人對日本電影界“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”的想象不同,日本影人一邊羨慕著韓國影人題材呼風喚雨的號召力——韓國票房榜上的首位作品動員瞭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,一邊羨慕著中國影人的國際化,和難以望其項背的制作經費和撈金能力。

日本電影界並不是缺少人才。年度“霸屏”的兩位平成演員——1993年出生的菅田將暉和1998年出生的廣瀨鈴。他們演得瞭靠顏值的黃金檔戀愛劇、校園純愛電影,對體力要求極高的大河劇,也演得瞭考驗演技的文藝片,是代表著新生代的萬能選手。年輕導演都是從學生時代拍自主電影起步,腳步紮實,不會輕易被資本沖昏瞭頭腦。

日本電影界並不是缺少原創。許多導演自己寫起瞭小說——對於作者型導演來說,電影本來就隻是表達手段的一種,並不唯一。改編劇本也沒有什麼不對——好作品值得反復咀嚼,影像化能賦予其更直觀的表現力。平成時代的日本電影缺少力量,主要在於與時代脫節。即便是因細節的精致、情緒的自然流露獲得好評的那些電影,也由於其背景的真空給人模棱兩可之感,比如是枝裕和《第三次的殺人》(從律師視角追逐一起命案真相)和大森立嗣的《光》(又是一場由小島舊事引發的命案和人情糾葛)。

年末聽瞭導演大林宣彥為NHK《最後講義》節目所做的演講之後——他以1980年代為“角川映畫”所拍的商業電影出名——我才發現,大林宣彥崇拜的導演是黑澤明和小津安二郞。他們既懂得好萊塢電影的厲害,又開創瞭獨到的日本手法;憑借日本味道在國際上獲得好評,同時將思想性——對戰後日本將往何處去的思考——貫穿創作生涯的始終。戰後在作品中幾乎從未觸及國傢、戰爭這些大命題的小津,其實也用“不談”在談自己的觀點。

而如今的日本電影界呢?用四方田犬彥在2014年修訂的《日本電影110年》中用的詞是“沉沒”。但從中國視角看來,他們大可不必如此悲觀。去歷史背景的、糾結於個人情緒的表達,在日本語境中是“空洞”、“無病呻吟”;但在海外受到歡迎也不是沒有原因的。去歷史的,日常化的內容更普世、更本真。小天地裡過著小日子,也不失為一種趣味。

聲明:我們是澎湃新聞文化娛樂部的微信公眾號,欄目官方微博為“澎湃有戲”,唯一的APP叫“澎湃新聞”。本文來自澎湃新聞“有戲”欄目,未經授權,謝絕轉載。轉發朋友圈請隨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責任編輯:
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

閱讀 ()


C8BC3E8A4881E045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wc468ag60 的頭像
    iwc468ag60

    肉圓的購物車

    iwc468ag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